Pixel Echo 2017首演/洪启乐专辑首发
时间日期:2017年2月18号 21点
场地位置:乐空间 -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板桥南巷7号人民美术印刷厂内
门票:预售80元 / 现场100元
一次现场表演除了音乐还能发生什么,一个具体的空间有多少种可能性,2016年末Pixel Echo团队把视听艺术、交互艺术、现代舞、实验音乐、电子音乐以艺术节的形式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观众的热情和反馈超出预期。
余温未过,2017年的Pixel Echo已经到来。
2月18号雨水节气,Pixel Echo携活跃在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家、装置艺术家、实验音乐团体、古典大提琴演奏家在乐空间继续呈现独一无二的视听艺术现场。
另一个现场重要事件就是Pixel Echo发起人洪启乐的第一张电子乐专辑《Pixel³》首发,这位自称命里有底噪,身份复杂的人士一路从噪音辗转到电子音乐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何种听觉想象?(据说这次首发现场他会与三位新媒体艺术家展开特殊的合作),我们拭目以待。
毕振宇 In_K
数字交互影像工作者,视觉设计师。自2010年以来,开始以『In_K』为代号开始交互媒体影像的尝试及创作。 自接触编程以来从技术流开始切入影像创作,主要方向 是实时生成和控制影像。
期间也尝试编写过不同的 AudioVisual 方向的视觉生成和演出软件。
2011年创 办了『神经元』视觉团队参与和推广新媒体影像艺术。
从2010年至今 参与了国内大大小小的音乐节还有各种 沙滩长城航母电子派对,作为国内众多音乐盛事的直接 参与者。
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影像创作经历和现场演出 经验,创作作品也覆盖了音乐可视化,灯光装置,艺术 装置等众多领域。
发梦茱莉/DreamingJulie 室内乐五重奏
是一支致力于探索“具象乐音及传统风格架构”与“抽象声音及自由实验方向”此二者融合嫁接可能性的室内乐五重奏。
于2015年初在北京成立,成员多为七零后跨界艺术家。
其组合试图基于传统模式的搭建去实践对于声音的弹性、律动的边界、力与场等方面的摸索。
在真实器乐与虚拟音源、理性演奏与感性表达、术与道等各类二元论范畴的框架内去营造重奏作品的视听觉体验。
成员
管乐:李铁桥
吉他/采样:冯昊
鼓/打击:刘平
低音:杨涛
分岔
设计师,跨界音乐/设计/编程/硬件DIY四个领域,主要关注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及声音的跨界项目,在探索电子音乐的同时,利用音乐与图形在编程领域的深度结合,希望能创造出全新的电子乐形式。
洪启乐
艺术家、音乐人
厂牌 - “Bwave ”创办人。
视听艺术现场:Pixel Echo的发起人、组织者。
他自噪音入世,目前从事声音、音乐与视觉的交互创作。
其作品形式包括:现场表演、装置艺术、网络艺术等。
hongqile.com
Bwave.com
黄锦 Huang Jing
鼓 / 打击乐
阚旻 KAN MIN
曾任戏剧教育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珠宝公司企划部负责人,现任L+SPACE的首席运营官,艺术创作近期以灯光装置为主。
个展:
2015我·我们=遇见完整的我 北京
联展:
2016 “Lacuna:Relationships | 空隙:关系”当代艺术展 /// 宋庄·北京
“光”新媒体装置艺术节 /// 忽然美术馆·宝鸡太阳市
“中国梦”当代艺术展 /// 维也纳
WHIPLASH!!! 光之回响 | 艺起十周年群展 /// 红门画廊·北京
Art book in China·Station to Beijing气象·虹 /// DREAMER FTY·北京国际设计周
毛嗡嗡
从事数字媒体互动设计与研究,致力于视觉设计、动态影像设计、声音与影像互动媒体等设计与创作。
2012年至今,联合Bwave工作室在北京、上海、福州、青岛等各地组织并参与声视觉互动设计实验工作坊及演出等艺术项目,
2013年开始从事移动数字媒体交互、空间交互设计,至今参与故宫博物院数字馆等多项数字媒体交互与视觉设计项目。
盛洁 gogo j
从事声音与影像的艺术创作,作品形式包括:录像, 声音, 装置, 现场表演。2010 年创办 shan 视听实验室,一个以交流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私人工作室。2000 年留学于法国及英国,2005 年回国生活和工作。作品展览於亚洲以及欧美。
学历:
2000年 - 2005年就读于法国斯特拉丝堡高等国立装饰美术学院,艺术系(主修录象艺术)DNSEP(Diplôme Nationnal Supérieur Expréssion Plastique) De L’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Strasbourg获法国国立高等艺术专业硕士文凭。2002年3月交换生项目三个月,於苏格兰首都爱丁堡美术学院,主修电影电视专业。
http://sgogoj.com/
http://shan-studio.com/
田晓磊
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学士学位,现生活于北京。
奖项
2016
“ 城市变线 | 2016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 一等奖
荣获首届“ 王式廓奖 | 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 桂冠
2014 “ 关系 ”入围丹麦奥登塞国际电影节短片提名
“ 关系 ”入围第30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提名
2011 “ 梦从东方起-哈雷戴维森中国当代艺术臻品大赛三等奖 ”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哈雷戴维斯中国,北京
2011 入围“ 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 ”,今日美术馆,马爹利艺术基金,北京
2007 “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叶宛
多以大提琴为主要载体,在独奏、室内乐方向及巴洛克演奏上有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
后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取得大提琴演奏硕士学位。
师从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获得者马雯教授及英皇大提琴教授Lionel Hand,
并受到秦立巍、Lluis Claret、Emmanulle Bertrand、Ophelie Gaillard等大提琴家的指导与影响。
2006年参加中央院室内乐及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排练与演出。
2007年出演由谭盾作曲并指挥的《八把大提琴重奏曲》。
2009年于武警文工团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任副首席。
2010年赴西班牙参加第十一届“GIJION”国际音乐节。
2011年赴法国参加“MusicALP”国际音乐节。
2012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大提琴硕士毕业音乐会。
2013年任英皇交响乐团及巴洛克乐团大提琴声部。
并在同年六月于伦敦公爵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现任职于中国爱乐乐团大提琴声部。
Zafka(张安定)
声音艺术家,青年文化研究者,青年志联合创始人。
主张城市声响的政治学聆听,以及基于行走/听音/研究的城市微观声响地理实践,出版《谁的乌托邦》《雍◎和》《I·Mirror》等多张基于田野录音的电子原音唱片。
近年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新声音文化景观,转向声响写作,声响剧场表演与声音装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创作,完成《寄生/声》和《声墟》等作品。
“声墟(Ruins Of Voices)”,“声音分裂”展演系列
OCAT深圳馆,2015。装置,文本,视频,声音。
寄生/声(Spy Voice)" ,声音剧场表演
与小老虎J-Fever合作,"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香港,2014。
加载中,请稍候...